養肝就是養命,8大原則要記牢!
2018年3月18日是我國第18屆全國愛肝日,主題是“愛肝護肝,珍惜生命”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,全世界肝病每年造成100多萬人死亡,而我國的肝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,各類肝病人群數量龐大。其中脂肪肝患病人群更是逐年上升,一度成為我國第一大肝病,且有年輕化趨勢。
俗話說:“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;肝若不好,人生是黑白的”。如何保護好肝臟,成為許多人迫切想知道的事情。 春季是最適合保肝養肝的時節,要做好保肝護肝工作必須遵循以下8大原則:
一、注重睡眠
良好的睡眠習慣會讓一個人充滿活力,更關鍵的是早睡的意義不只是為了保肝而已,這與人體的造血、排毒、循環、代謝都有益處。
二、保持樂觀
心態好身體就好,心情好心臟就好,百病由心生的道理。對肝臟而言,舒肝才能養肝,也就是說心情舒暢是養護肝臟的秘訣。
情志狀態是肝疏泄功能正常與否的關鍵因素。中醫認為怒傷肝,發怒、生悶氣都易使肝氣郁結,導致氣郁化火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肝火”,引發血壓升高、頭痛、頭暈、中風、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揚的癥狀。
三、杜絕吸煙
大量的事實表明吸煙對身體的傷害,更糟糕的是香煙中的毒素都要通過肝臟來分解。
大家都知道,煙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質是尼古丁(煙堿)。吸煙時血液中的尼古丁濃度會增高,而尼古丁在人體內主要是靠肝和肺來代謝,這樣就加重了肝臟的工作負擔。尼古丁可興奮交感神經節及腎上腺髓質,可引起血管收縮,同時增加血液粘稠度,易形成血栓,從而堵塞小動脈。這樣就造成肝臟供血減少,影響肝臟的營養,不利于肝病穩定。
四、減少飲酒
少量的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,有些特殊的泡制方法不僅對肝臟不會造成傷害甚至有益,但是過多的飲酒,特別是酗酒是傷肝傷胃的根源之一。
五、均衡營養
肝臟需要各種營養素的支持。眾所周知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是肝臟中需求量最大的維生素,可以幫助肝臟中和毒素或排除毒素,因為這是水溶性的維生素,所以每天都要攝取。
六、少吃油膩
	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,能夠分泌膽汁,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,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,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,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,有利于脂肪的消化;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受損,膽汁分泌量減少,影響了脂肪變成脂肪微粒的進行,進而影響脂肪的消化,因此一般醫生讓患有肝病的患者少吃油膩的東西。
油膩的食物吃多了會導致:
1.會加重腸胃的負擔,而且油膩的食物中多含有會加重肝臟負擔和致癌的物質。
2.長期吃油膩食物,會導致過剩的脂肪沉積于肝臟,加重肝臟負擔,容易形成脂肪肝,可致肝功遷延不愈。3.長期吃油膩煎炸之品,容易形成脂肪在人體內的堆積,使患者體重劇增,出現肥胖、氣虛、瘀滯癥狀。
4.油膩食品一般都要經過油炸處理,煎炸斷裂的脂肪鏈可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,最終導致肝硬變,甚至向肝癌過渡。所以建議您少吃點油膩食品,多吃些綠色蔬菜、菌類食品、谷類等,最好飲食清淡一點。
七、增加運動
肝臟代謝毒素的途徑之一是皮膚,也就是出汗是排出毒素的一種方式,在流汗的同時肝臟的毒素也在不斷的減少。
八、定期體檢
沒有人能完全的了解自已的內臟器官的活動情況,就象血液在流動時你不一定都能感覺得到。肝臟的表現更是如此,雖然我們可以透過面診來基本確定,但我們建議你仍然以定期的體檢來了解身體的變化,身體是三個月有個小循環,六個月有個大循環,所以步入中年后每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做一次的體檢,至少一年要做一次體檢。
 
    
